您當前的位置:游俠詩歌網博客主頁 >每日詩詞推薦 > 網站首頁每日詩詞推薦
[詩詞鑒賞]落紅不是無情物全詩
發布時間:2020-06-25 02:21編輯:游俠詩詞網閱讀:( )字號: 大 中 小
-
游俠詩詞網詩詞名句鑒賞落紅不是無情物全詩 《己亥雜詩》 作者: 龔自珍 原文: 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 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 注釋: 1、浩蕩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,也指作者心潮不平。浩蕩:無限。 2、吟鞭:詩人的馬鞭。 東指:東方故里。 3、天涯:指離別京都的距離,亦可翻譯成天邊,形容很遠的地方。 4、落紅:落葉。 5、化作春泥:變成春天的泥土。 詩意: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,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聲,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。我辭官歸鄉,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,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,化成了泥土,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 賞析: 這首詩是《己亥雜詩[游俠詩詞網]
詩人辛棄疾,詩歌,詩經,詩人介紹,詩人杜牧,詩人李白,詩人李清照,詩人蘇軾,詩人王安石
落紅不是無情物全詩
《己亥雜詩》
作者: 龔自珍
原文:
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
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
注釋:
1、浩蕩:離別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,也指作者心潮不平。浩蕩:無限。
2、吟鞭:詩人的馬鞭。 東指:東方故里。
3、天涯:指離別京都的距離,亦可翻譯成天邊,形容很遠的地方。
4、落紅:落葉。
5、化作春泥:變成春天的泥土。
詩意:
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【游俠詩詞網詩歌】中國古代詩歌歷經漢魏六朝樂府、唐詩、宋詞、元曲之發展。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和親之說難形,則發之於詩歌詠言,鐘石筦弦。” 漢荀悅《漢紀·惠帝紀》作“詩謌”。 唐朝韓愈《鄆州溪堂詩》序:“雖然,斯堂之作,意其有謂,而喑無詩歌,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。” 明王鏊《震澤長語·官制》:“ 唐宋翰林,極為深嚴之地,見於詩歌者多矣。”魯迅《書信集·致竇隱夫》:“詩歌雖有眼看的和嘴唱的兩種,也究以后一種為好。”孔羽《睢縣文史資料·袁氏陸園》:“袁氏(袁可立)陸園在鳴鳳門內,……每逢佳日節期,州內文人名士在此聚會。所吟誦的詩歌,后來薈為專集,名《蓬萊紀勝》。”斜的遠處延伸,馬鞭向東舉起這一起聲,從此就是天涯海角了。我辭官歸鄉,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,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,化成了泥土,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。
賞析:
這首詩是《己亥雜詩》的第五首,寫詩人離京的感受。雖然載著“浩蕩離愁”,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。
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,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。一方面,離別是憂傷的,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,故友如云,往事如煙;另一方面,離別是輕松愉快的,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,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。這樣,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,既有“浩蕩離愁”,又有“吟鞭東指”;既有白日西斜,又有廣闊天涯。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,互為映襯,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。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,表明自己的心志,在形象的比喻中,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。“化作春泥更護花”,詩人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鴉片戰爭爆發后,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,商討國事,并希望參加他的幕府,獻計獻策。可惜詩人不久就死在丹陽書院(年僅50歲),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,令人嘆惋。
“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”詩人筆鋒一轉,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。并反用陸游的詞“零落成泥碾作塵,只有香如故。”落紅,本指脫離花枝的花,但是,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,即使化做春泥,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。不為獨香,而為護花。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,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,不忘報國之志,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;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,成為傳世名句。
游俠詩詞網推薦閱讀:
[游俠詩詞網]《從軍詩》-王粲的詩詞
[游俠詩詞網]《居庸疊翠》-陳孚的詩
[詩詞推薦]送儲十二還莊城原文,翻譯
[游俠詩詞網]《重慶赴延安途中口占寄
[詩詞鑒賞]描寫夢的詩句
[詩詞推薦]雜曲歌辭。古別離原文,翻